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给中小学“松绑减压”进行了具体部署。
文件的颁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充分反映了基层一线中小学和人民群众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声。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一文件扎扎实实落实下去,真正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该放的一定要放,该管的一定要管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基础教育最关键、最核心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对中小学来说,首要是激发办学活力。
长期以来,负担重、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困扰着中小学校。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而该政府出面为学校排忧解难的服务又不到位。这是《意见》出台的一个主要背景。
办学有规律,学校有主业。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要求我们着力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政府要承担办学的主体责任,充分尊重和落实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要对学校减掉不必要的检查,让教师减少参与非教育教学活动。要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做到该放的一定要放,该管的一定要管。
如何做到该放的一定放?《意见》明确赋予了学校3个方面自主权:教育教学自主权,人事工作自主权,经费使用自主权。
要坚持总体放和定向放相结合,积极推进“放权”。所谓总体放,指的是能放的全部放;所谓定向放,则是要精准定向赋权,因校制宜。比如说,甲校长的管理水平较高,自律意识很强,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较为完善,就要放手让学校大胆去干;乙校长的经验不足,学校内部管理还不太到位,那就要渐进式地放,稳步推进,实现差异化的放权。
如何做到该管的一定管?要立足两个方面:服务和监管。
所谓服务,主要体现在激发内生动力上。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必要办学条件,调动学校的积极性,用好评价指挥棒。所谓监管,则要落实清单制度。《意见》就政府必须着重管好的事项提出六方面的清单,包括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规范使用教材、遵循教学基本要求、重大决策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和规范办学行为等,要把这些重大事项切实管住、管到位。
总之,要通过坚决的“放”和有效的“管”,做到“放管结合”,切实走出过去“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构建激励体系,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必须要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意见》从五个方面着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小学教师激励体系。
第一是注重精神荣誉激励。要健全精神荣誉称号体系,让教师体会到职业的光荣感,激励教师创先争优。
第二是强化专业发展激励。要鼓励和保障教师参加培训、教研、学术研究等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三是完善岗位晋升激励。要把教师职称晋升和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机协调起来,切实落实教师岗位职责,把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四是健全绩效工资激励。新增绩效工资总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
第五是突出关心爱护激励。教师在工作上、生活上会遇到各类困难,思想上也可能存在困惑。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团组织,要把解决教师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关心爱护教师,努力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在工作中、生活中体会到幸福和温暖。
此外,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办学活力还要重视家校协同。近期教育部在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等方面都印发了文件,明确学校和家庭的角色职责,既强化学校教书育人的主体地位,也明确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相应责任。学校要更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协调,教师要转变思想,不再把家校沟通工作看做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任务,每位教师都肩负关注学生思想、做好家校协同的职责,通过有效的家校互动协同来激发学校生机活力。
用好评价指挥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要激发每个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必须要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在评价学校时,要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加注重评价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际成效。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避免“唯升学”“唯分数”的倾向。
要更加注重发展性、过程性评价。不同的学校,办学历史有长有短,办学水平有高有低,不能在评价体系上搞一刀切。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时,要更看重学校自我提高、改进的程度,让学校既要注意学习其他学校的有益经验,也要自己跟自己比。看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哪些努力?哪些方面有了进步提升?学生家长的获得感有多大改进?这样的评价方式将更有助于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另外,要发挥好优质学校的带动示范作用。教育要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强校带弱校,薄弱学校才有机会变成好的学校,新优质学校才有孕育、成长、壮大的机会。优质示范学校在带动薄弱学校改进提高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应给予表彰奖励,在绩效工资核定中要给予倾斜。(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