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余市新钢一小建校60周年。回望60年发展历程,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文化浸润 烙下钢铁痕迹
1958年,建设新钢。1962年,新余钢铁厂子弟小学建校,2006年更名为新钢第一小学。学校伴随着新钢公司的发展而成长。
该校在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钢铁文化底蕴,铸就了钢铁精神、钢铁品质和钢铁校魂。近年来,该校举全校之力,全新设计学校徽标,建设校园钢铁新景,精心布置文化墙,创设钢铁意境,做足钢铁元素文章,让校园的每个角落充满浓郁的钢铁气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学校品牌形象。
该校坚持文化润心,让师生在成长过程中品味钢铁文化,常态开展校园钢铁文化主题讲座、研讨、沙龙等活动,搅动师生思想,让钢铁文化深深镌刻在师生的头脑灵魂,自觉打下钢铁烙印,淬炼钢铁品质,擦亮文化品牌,迸发奋进斗志。
德育践行 传承钢铁精神
红领巾志愿服务、环保小卫士行动、小交警交通劝导……一个个热心公益的善举,成为“钢花少年”一道道亮丽风景。该校将钢铁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充分发挥校园钢铁文化育人功能,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行动自觉,营造人人争做时代好少年新风尚。
创新德育形式和育人举措。该校邀请新钢劳模进校讲好钢铁故事,激发钢花少年刻苦奋读的热情。组织“钢花少年”记者深入钢铁企业采访,探求钢铁生产技术。创建钢花少年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工厂、下车间,了解钢铁冶炼工艺。组织“钢花少年”上街道、进社区、入工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校企联合评选好工人、好家风、好子弟新时代“三好钢铁家庭”,营造孩子们传承钢铁家庭优良家风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该校课外研学注重“红、古、绿”教育,冬夏训练营着力“智、体、毅”培养,多元融合引导学生自觉践行钢铁精神。
形式多样的德育践行活动,营造了学生自我传承钢铁精神浓厚氛围,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近年来,该校涌现出了江西最美少先队员刘鑫雨、新余市十佳美德少年颜希涛等一大批优秀少年典型,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技艺赋能磨砺钢铁意志
为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该校树立“活动即课程”理念,让活动回归课程之本,开设打造文学、艺术、体育、国防、科技、劳动、拓展等多样化特色项目。建设学生社团,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培养兴趣特长,助力个性发展。
该校将钢铁文化融入国防教育,从小培育国防意识,弘扬爱国精神。少年军校和军事夏令营是该校国防教育的突出亮点,孩子们与部队驻地官兵同吃同住,学习部队优良传统,体验军人严谨作风,感受军队严明纪律,提升野外救生技能,磨砺坚韧顽强的钢铁意志。
为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技艺,该校充分运用学校体育资源,突出体育运动的特色、规格、创意和水平,让学生练就健康的体格。将艺术教育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该校充分利用楼顶空地,建立苗木、花卉、蔬菜、果园等劳动基地,学生自行分配管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自我锻炼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快乐,感受劳动光荣,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好习惯。
体教融合树立教育品牌
体育特色是新钢一小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该校就创办体操、乒乓球、篮球、田径等学生业余体育训练队,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
该校坚持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原则,先后成立了“国家级示范性钢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江西省体操跳水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新余市网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组建了体操、跳水、网球、足球等几十个专业运动队,成立了篮球、足球、乒乓球、轮滑等多个运动协会,发展会员2000多人。
与此同时,该校精心选拔体育苗子,积极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先后向各大体育院校院和国家、省级专业队输送了380余名优秀体育苗子。
该校“体教融合”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传统项目优势突出、竞技体育实力强大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引发许多教育体育部门和兄弟学校慕名来校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