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中小学教师“减负令”。北京市教委表示,经梳理形成了《2021年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任务台账》,要求各区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形成《区级层面设立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清理清单》,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5月9日《北京日报》)
近年来,为学生减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中小学教师来自检查评比考核等沉重的负担,却一直被疏忽,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北京市提出中小学教师“减负令”,要求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一半”以上,无疑是给中小学教师松绑,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减负令”关键还要看落实,不能“换汤不换药”成为一纸空文。
中小学教师主要的精力,应当用在教育教学上,必要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可以敦促教师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许多并非必要的负担,令教师们疲于应付,比如,填写各类表格、参加各类评估、考评,甚至一些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务,如扶贫帮扶工作、社会满意度测评、文明创建等等,以上非教学任务挤占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备课、批改作业、家访等时间相应减少。由于各种事项还常常与教师的绩效挂钩,中小学教师为了收入不受影响,尽管不情愿也不得不参加。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久而久之,必将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从目前学生减负的措施来看,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质量教育教学中。因此,减轻教师非必要和与教学无关的负担,也就迫在眉睫。其实,早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教师督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一半以上,坚决杜绝向教师强制摊派无关社会事务,并对教师借调、表格填写等事项作出安排。北京制定并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任务台账》,严格控制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总量和频次,以确保“减少一半”目标,无疑是贯彻国家政策的务实之举。
中小学教师“减负令”已下,关键还要看落实。在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总量和频次上,如果从表上看,完全符合“减负令”规定,确实“减少一半”,但通过合并或其他方式,以前各种事项该有的内容,并没有实质性减少,尽管总量和频次少了,但教师们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也没有减少,可谓“换汤不换药”,沉重的负担依然存在,那么,“减负令”终将成为形式主义。因此,中小学教师“减负令”必须令行禁止,不仅严格控制评比考核等事项的总量和频次,还要剔除非一切必要和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才能真正为学教师松绑和减负,让他们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师“减负令”,千万不能沦为形式主义。期待北京市的“减负令”在贯彻和落实中,不走样、不变形,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让校园成为读书和教学的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