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思政课堂,一场面对“零零后”的党史课
2021-03-16 16:20:15 来源:金台资讯
1
听新闻

“为什么被称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开花?”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们可想知道,这个‘站’字背后,有多少流血牺牲。我给大家列一段数字,你们就明白了……”

3月14日,一堂生动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专题学讲座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望湖校区开讲。台上,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党校教授吴梅芳;台下,是一群八年级的学生。

把大学教授请进中学课堂,这是包河区探索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模式、推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尝试。2020年,包括吴梅芳在内的19名大学教授,被授予包河区中小学特聘思想理论政治课教授。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常盛不衰?为什么能够生机无限?”原本3小时的课程浓缩到1个小时,吴梅芳精选28个知识点,重点讲述了1921年到1949年的党史故事。每个知识点开始前,她都会抛出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

讲课时,吴梅芳不回避党在革命道路上一些曲折探索,甚至是一些错误。“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我们党为了民族复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而你们学方法和态度的养成,同样要经历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

“很震撼,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战士的事迹特别触动我,回去想买一些相关书籍继续阅读。”讲座结束,该校八年级学生舒桠洁告诉笔者。

年来,紧扣“立德树人”这个主线,包河区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建设等方面构建“四重四化”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模式,着力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其中,组建由思政专业教师、各学科教师、院士专家、社会力量组成的“四支队伍”,纵深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培育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其实我是刚从北京开会回来。这一路上我也在想,讲什么?怎么讲?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吴梅芳坦言,这是她第一次给中学生上思政课。尽管自己研究的领域就是党史,但时授课的对象基本是领导干部,初次面对一张张稚嫩面孔,很有挑战。“课程设计上,我特意选择了先说背景、脉络,再重点讲人物故事,希望和学生们在认识上达到共鸣。”

义务教育阶段主动“牵手”大学,据了解,此前,包河区成立了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下设思政教育等5个专题研究小组,组织40位教科研员,设置十余个研究课题。在跨学段思政教研一体化方面,创新建立多学段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机制;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方面,坚持把“价值引领”贯穿各学科的教育教学。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怎样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随后的“上好思政课”主题研讨活动环节,吴梅芳仍以党史教育为主题,与包河区数十位党员、思政课教师进行了交流。

“学党史不能变成简单的历史回顾。我比较赞同的观点跟大家分享——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吴梅芳认为,党校、高校的教授走进中小学上思政课,很有必要,也绝不是“大材小用”。

“中小学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现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是‘90后’,可以讲他们是传递正确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吴梅芳说,这两年,她一直在呼吁,让高校思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开展轮训,让年轻教师首先坚定自身信仰。

“育人者要先受教育。”据悉,2019年以来,包河区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内容。与之同步,通过建设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库,开展塑造一批导师型、孵化一批引领型、挖掘一批潜力型思政课教师等“3个一批”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工程,实施“导师 徒弟”“青蓝工程”结对工程等,多方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吴教授充满激情、蕴含理、富有逻辑的讲述,让我很受启发。未来教学中,我想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教科书之外,多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图集画册、故事实例等形式,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更加具有针对、趣味。”党员教师王东表示,下一步,计划将党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通过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变化的距离感受,激发大家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