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结合实际来看,此举能有效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但各地还需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细则,保障家长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疏堵结合,防止“一刀切”。
《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但也同时提出,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实际上,“禁止手机进校园”并非一个新话题。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就提到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但随着班级微信群、家长沟通群、网课、作业和教学客户端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出现,智能手机成了学习必需品,由此产生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等弊端。如何引导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面前的一大难题。
因此,《通知》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热议。在肯定的同时,有家长提出了如何保障家长与学生正常沟通的疑问。《通知》中提到,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但对留守及寄宿学生来说,其使用手机不仅是与家长通话,更多的是用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生手机使用管理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于走读生,可以通过班主任热线等帮助学生在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对于寄宿生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可以在校方及家长许可的情况下,将手机带入校园,但校方要明确规定手机的使用时间、场合,并做好管理监督工作。此外,不提倡学生使用功能多、价格昂贵的手机。
对于违反手机管理规定的学生,学校和老师不宜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可以通过制定家庭公约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在“互联网+教育”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是当下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学校和家长要把手机管理当做对学生开展教育的契机,通过手机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同时,建议家长们也能放下手机,多一些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另外,教育部门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与互联网平台达成共识,通过设置社交平台、网页浏览青少年版,建立防沉迷机制等,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清洁的网络环境。